毛寵帶你讀NRC-消化作用是啥咪?!(上)
毛孩吃進去的乾乾罐罐,是怎麼變成便便的呢?
在他們的身體裡面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?
經過消化道時,食物會漸漸從肉眼可見的型態變成小分子
可以被利用的養分會藉由吸收、循環轉移到毛孩需要的身體部位
而不能利用的廢物聚集在一起變成便便離開身體,這就是消化作用的過程!
📌毛孩消化道成員有誰?
食物由口腔進入,之後依序經過食道、胃、小腸(包含十二指腸、迴腸、空腸)、大腸(包含盲腸、結腸、直腸),最後從肛門離開。
受到演化的影響,貓咪是肉食性,狗狗則偏雜食性,因為食性的不同,貓狗腸胃道也有著不同的模樣。
比如,作為肉食動物的貓咪盲腸退化的情況就比狗狗更加明顯。
📌消化作用=?+?+?
那麼消化是由哪些作用組成的呢?
首先是物理性消化作用,透過物理性破壞,像是咀嚼、肌肉收縮擠壓、乳化等方式,讓食物變成更小的顆粒,以便化學性和微生物消化進行。
其次是化學性消化作用,在胃和小腸中會有許多消化液和酵素加入,讓已經被磨碎的食糜可以再分解,直到變成腸道能吸收的小分子。
另外,消化過程中也會有微生物來一起協助!有些微生物擁有毛孩本身沒有的酵素,可以讓化學性消化更加全面。
📌物理性消化作用
首先來介紹物理性消化作用!
在消化道的第一關--「口腔」中,牙齒會負責把食物咬碎,舌頭則會幫助食物和唾液混合形成食團。
吞嚥後食團通過食道進入胃部,過程中食道會產生黏液讓食團移動至胃部的過程更順利、不卡卡。
進到胃部後,透過肌肉收縮、蠕動,讓食團和消化液均勻混合,形成食糜。胃部具有暫時儲存食糜的功能,同時也可以掌控食糜進入小腸的速率。此外,食糜的結構愈單純,胃會愈快排空唷!
小腸是消化道中的重要部位,以化學性消化為主。
大腸則是負責吸收電解質、水還有微生物發酵的區域。物理性消化在這兩處較不明顯,主要是透過蠕動和分節運動,幫助食糜與消化液混合,同時增加和腸道壁的接觸,提升吸收效率!
此外,大家很常在物理性消化中忘記肝臟所分泌的「膽汁」,膽汁中沒有酶,無法進行化學性消化,但成分中的膽鹽卻可以乳化脂肪,讓脂肪顆粒變小,方便胰液、腸液分解脂質,同時中和胃酸偏低的pH值,也是消化作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環!
👇需要保護腸道健康嗎?!👇